報告指出,印度的富裕人口增長迅猛,其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引起了多個市場的關注。根據Knight Frank的數據顯示,2023年印度的超高淨值個體(擁有至少3000萬美元的人口)達到13263人,較去年增長了6.1%。此外,預計到2028年,這一數字將增加50.1%,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超高淨值個體。
然而,這樣的增長也伴隨著日益擴大的經濟不平等問題。2022年至2023年間,印度前1%的收入者佔全國總收入的22.6%,這一比例在全球居於高位,超過了美國及巴西、南非等新興市場。同時,前1%的富人也控制了國家40.1%的財富,這個數據從1961年的12.9%顯著上升。
報告指出,這一狀況並非因為貧窮人口加重,而是因為富有階級的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其他群體。如今,印度擁有超過300位億萬富翁,這在一個仍面臨大量貧困人口的發展中經濟體中顯得尤為矚目。
此外,印度家庭的經濟狀況被劃分為三個類別:首先是可支配收入較高的「消費階層」,約有3000萬戶占印度總消費的60%;第二是「追求階層」,由於收入較低,儘管消費意願強,卻經常面臨支付困難;最後一個群體則是收入未達到支出需求的基本家庭,這類家庭的人均收入大約在1000美元,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水平相似。
非政府組織Oxfam的研究顯示,每年有6300萬印度人因醫療費用陷入貧困。這意味著每秒就有兩名印度人因醫療成本而貧困。這一現象在工資增長方面也體現出巨大差距,一名農村的最低工資工人需要941年才能賺到一名年收入達到領先工廠公司高管的一年收入。
教育機會不平等是影響印度收入差距情況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許多印度人無法獲得良好的教育,因政府資助的教育質量普遍較差,個別私立學校則為月收入高達30,000-50,000盧比的家庭提供較好的教育選擇。對於很多父母而言,讓孩子接受長達13-14年的教育變得不切實際,因為他們更希望孩子能為家庭提供即時的經濟支持。
根據建議,未來應更多投入於改善基礎教育的質量及入學率。近期國家預算中,教育部獲得了7349.8億印度盧比的高額撥款,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專家亦呼籲針對富人的加稅措施及更多創造就業機會的努力。
金融專家指出,吸引國內及外資投資以促進增長將成為解決不平等問題的關鍵。儘管印度的經濟在全球範圍內成長迅速,但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在2024財年的增長卻降至五年低點。展望未來,專家認為,提高私人投資,尤其是製造業的投資將是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