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藝術市場的定價模式引起了不少專家關注。根據法律顧問J.D. Harriman的看法,藝術作品的定價透明度不足。他指出,「畫廊很少會公開藝術品的價格」,並強調這使得買家難以獲取準確的信息。Harriman是Foundation Law Group的合夥人,他具體說道,「當畫廊引入新藝術家時,往往不會顯示價格,而是會觀察顧客願意支付的金額。」這樣的做法可能導致藝術品價位的隱藏,影響整體市場公平性。
他舉例,如果某位藝術家的作品以五萬元售出,而這個價格未被公開,畫廊在推薦給下一位買家時就可以將價格設定在十萬元,這顯然不利於市場的透明度。Harriman指出,與公司股票不同,藝術品的交易不需要披露所有權及其價值。因此,內部人士常常會根據市場需求來評估藝術品的價值,這使得藝術市場帶有更多不確定性。
根據對紐約和倫敦數十家畫廊的調查結果,紐約的九間畫廊願意提供價格信息,但倫敦的畫廊則全部拒絕公開價格。而倫敦藝術交易商協會的總幹事Paul Hewitt表示,該組織鼓勵其會員披露價格,以促進公眾對藝術市場的信心。
另外,威爾·拉姆齊(Will Ramsay)創立的可負擔藝術博覽會則強調藝術品定價公開的重要性。他認為價格透明能促進藝術的普及並幫助收藏者增強自信。拉姆齊特別提到,他的博覽會活動中,藝術品的價格都是明確列出,最大限度地降低買家的心理阻力。
另一方面,心理因素也影響著購買者的行為,許多潛在買家在遇到未公開價格的情況下,可能會因害怕詢問價格而放棄購買。這種情況在藝術市場上尤為明顯,尤其是對於新興藝術家來說,他們在價格上需要特別謹慎,以免影響其職業生涯的長期發展。
在藝術品市場中,評估作品的價值並非易事,收集數據與專業意見的成本也常常讓潛在買家卻步。Charlotte Black的公司Artclear正致力於使用區塊鏈技術來改善這一問題,希望透過可驗證的數據提供更多的市場進入機會。
總體來看,藝術市場的價格不透明性不僅影響了交易的公平性,也增加了買家的心理負擔,未來如何在保護藝術家的同時提高市場透明度,仍是一項挑戰。希望隨著不斷的努力,藝術品的購買過程能夠變得更加親民和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