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近期決定解除自2008年以來持續最長的短售禁令,結束了這項政策的歷史。此舉是在加強對非法交易的管控後實施的,旨在保護散戶投資者。
該禁令自2023年11月生效,當時因多家全球投資銀行涉及一系列短售違規行為而被重申。自本周起,南韓證券交易所的約2,700檔股票將重新開放短售,這是根據南韓金融服務委員會的最新公告。相較於之前僅對標準的Kospi及小型股Kosdaq的350檔股票開放短售,這次的措施顯著擴大了可交易範圍。
此次解除的禁令不僅是出於政治考量,還體現了對市場結構性改革的渴望,以便更好地為散戶投資者提供便利。根據Macquarie的分析,這一政策與之前的短售禁令不同,主要是為了增強散戶的市場參與度。
隨著禁令的解除,短售的監管措施也更加嚴厲,南韓證券交易所引入了新的系統以檢測裸短售行為,而裸短售在韓國是違法的。此外,非法獲利的罰款也有所上升,任何獲利超過50億韓元(約340萬美元)者可能面臨長達五年的監禁甚至終身監禁。
短售在韓國引起了不少爭議,許多散戶投資者認為短售會導致股價下跌,對市場穩定造成負面影響。根據KB證券的管理總監彼得·金的說法,散戶在當地市場中的交易量占比超過50%,因此短售問題對於韓國政府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政治議題。
外資投資者則在短售禁令的爭議中受到影響,多家全球投資銀行因違反相關規定而被處罰。今年2月,韓國金融監管機構對包括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幾家大型投資銀行課以罰款。
解除禁令將預計為南韓市場帶來一定的振奮。一些行業專家認為,短售恢復將對整體市場和投資者產生正面影響,因為增加的市場流動性將促進更多對沖基金的參與並提升市場透明度。根據Macquarie的分析,價值股將表現超過成長股,這也是重啟短售市場將對整體市場中性至正面的原因之一。
高盛預測,一旦短售恢復,外資投資者的交易活動將顯著增加,估計大約70%的短售業務由外資投資者主導。高盛指出,短售的恢復將改善市場效率及價格發現,為投資者帶來潛在的阿爾法機會。
No tags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