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央行近期提出一項關鍵改革建議,旨在調整德國憲法中的舉債上限,這項改革可能為未來十年內的國防和投資提供多達2200億歐元(約2320億美元)的額外資金。
投資者及部分政黨指出,現行的《舉債制約》(debt brake)規定預算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35%,限制了經濟增長的潛力。過去兩年,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持續收縮,而這種舉債限制在私營部門表現疲弱及消費者信心下降的情況下,加劇了國家投資的困難。
德國未來的經濟復甦亟需更大的支出靈活性,儘管即將上任的總理弗里德里希·梅茨(Friedrich Merz)表示,快速改革財政規則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涉及的問題相當複雜。
然而,為強化國防開支,調整財政規則的急迫性愈發凸顯,特別是在美國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之後。
德國央行的提案核心是:若政府債務低於GDP的60%,則可將借貸上限提高至GDP的1.4%;其中的0.9個百分點將主要用于固定資產投資。若債務高於60%,則借貸將被限制在0.9%,且全部將用作投資。
德國目前的總債務約為GDP的62%,雖然這個數字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相對較低,但由於德國選民對債務和通脹的敏感性,往往會支持實行節儉政策的政府。
根據德國央行的評估,即使在經濟增長疲弱的情況下,債務仍能逐步回落至60%的水平。即將卸任的國會仍可批准設立一項特別基金以促進國防支出,並為烏克蘭提供快速支持。
然而,德國央行表示,其更偏好進行舉債制約的全面改革,因為特別基金往往伴隨限制,透明度較低。此外,央行總裁約阿希姆·納格爾(Joachim Nagel)表示,對於具有相似財政參數的特別基金也持開放態度,但基本上更希望尋求根本性的舉債制約改革,以提供更高的可預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