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夕陽照耀著德國國會大廈,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及其盟友基督教社會聯盟(CSU)在最新的德國聯邦選舉中成功奪得最多票數,根據德國廣播公司ZDF的出口民調結果。
這使得該黨的首席候選人弗里德里希·梅茲有望接替奧拉夫·肖爾茨,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總理。
根據ZDF的出口民調,CDU-CSU獲得了28.5%的選票,極右派的德國選擇黨(AfD)緊隨其後,以20%的支持率位居第二,而肖爾茨所屬的社會民主黨則以16.5%的票數名列第三。
CDU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表示:“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德國選民已經給我們明確的任務:為國家負責,領導下一屆聯邦政府。”該黨承諾將以“謙遜、決心和推動力”來完成即將面臨的挑戰。
肖爾茨對社會民主黨的選舉結果表示失望,強調這是一場選舉失利,並承認自己對此次結果負有責任。肖爾茨向CDU-CSU的候選人梅茲表示祝賀。
在選舉前夕,CDU及其區域姐妹黨CSU一直在民調中處於領先地位,但在投票前支持率略有下降。此次選舉也顯示出社會民主黨的支持度下降,他們在2021年的選舉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而這次卻無法重現當時的輝煌。
德國選民在此輪選舉中進行了兩票投票,一票是直接選舉各自選區的議會成員,另一票則是支持政黨名單。第二票的結果決定了德國國會的比例組成,各政黨派遣候選人來確保代表權。此外,政黨必須達到5%的門檻才能進入國會。通常在這個票數附近的政黨往往會成為選舉後的“制衡者”。
在選舉中,小黨的表現特別引人關注,因為這不僅影響到聯盟組建,也關乎新政府在經濟、財政法規及預算等制度改革時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
這次選舉正值德國面臨政治和經濟重大挑戰,這是德國歷史上第四次舉行提前選舉,前執政聯盟由社會民主黨、綠黨及自由民主黨組成的政府於去年底解散,出現了政治前所未有的動盪。
逐漸回落的德國經濟同樣讓新一屆執政聯盟的管理面臨困難,經濟在2023年及2024年均出現萎縮,未來還需應對出口疲弱、房地產危機及汽車行業的挑戰。
未來,新政府還需面對國內關於移民的激烈討論、極右派的崛起以及歐美之間在貿易及烏克蘭戰爭政策上的緊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