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議會(Bundestag)將於近期進行一項重要的財政方案投票,該方案對長期以來的債務政策進行調整,以促進國防開支及成立一個高達5000億歐元(約合548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和氣候基金。
為使該方案通過並納入德國憲法,需超過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員支持,此法案還需在週五獲得聯邦參議院(Bundesrat)的批准,該機構代表德國各州的權益。
根據擬議的新法律,超出一定門檻的國防及某些安全支出將不再受到限債刹(debt brake)的約束,這條限債法則限制了德國政府的債務規模和聯邦政府的結構性預算赤字。同時,基礎設施基金下的貸款也將免於受限債刹的約束,德國各州的債務靈活性同樣將得到提升。
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及其姐妹政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在與社會民主黨(SPD)合作下,提出了這項財政轉變方案。這些政黨可能形成未來的聯合政府,而財政改革方案則是談判潛在執政夥伴關係的產物。
投票的壓力非常大,因為這些改革需要對憲法進行修改,必須獲得國會和聯邦參議院三分之二的支持。由於反對該財政方案的政黨在新國會中的席次將會增加,這可能使得計劃在即將召開的新國會中遇到阻礙。
在投票前,CDU-CSU和SPD還需爭取德國綠黨的支持,最終達成妥協,包括1000億歐元的基礎設施基金專項用於氣候和經濟轉型,並擴大免受債務限制的安全相關議題。
若CDU-CSU、SPD和綠黨所有議員均支持該方案,則將創造31票的優勢,助力國會達成三分之二的法案通過要求。
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對本月早些時候計劃的初步公告總體反應積極,認為這可能對德國艱難的經濟增長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德國經濟在2023年及2024年期間艱難地避開技術性衰退,卻事實上一直停滯不前。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周一表示,現正預測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今年將增長0.4%,相比之前預測的0.7%有所下調。而德國經濟研究所Ifo則下調了對國內經濟的展望,預計年增長僅為0.2%。這些情況發生在德國面臨持續的基礎設施問題、以及房屋建設和汽車等主要產業的挑戰,同時也面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來自歐洲的進口產品可能徵收關稅的威脅,這對於貿易額較高的德國而言,尤為困難。
No tags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