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於本季度的選舉中,中心派政黨面臨嚴峻挑戰,前總理肖茲的社會民主黨(SPD)錄得有史以來最差的選舉結果,許多選民轉向極端右派和左派。肖茲在初步結果公佈後形容這是一個”苦澀”的失利。
SPD黨的得票率僅為16.4%,而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及其附屬的基督教社會聯盟(CSU)以28.5%成為得票最多的政黨。雖然保守派聯盟贏得選舉,但仍是他們第二差的結果,未能突破備受關注的30%這一門檻。
極端派政黨的支持度卻顯著上升,極右派的德國替代派(AfD)在選舉中的投票率翻倍,達到超過20%,成為德國議會的第二大黨。這樣的強勁表現提醒了中心派政黨,必須迅速應對國家面臨的與日俱增的挑戰,否則在下次選舉中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選舉動盪。
極左派的左翼黨(Die Linke)也意外獲得了8.8%的支持度,較2021年選舉的4.9%顯著上升。幾週之前,該黨是否能跨越5%進入德國議會尚不明朗。極端的政黨總共接近30%,使德國政治格局變得更加分散。
政治極端派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移民問題的激烈辯論,這場辯論吸引了希望開放邊界的德國少數族群選民,使他們轉向左翼黨。德國在選舉期間經歷了一場移民議題的激烈討論,幾個政黨以暴力事件為理由,推動更嚴格的移民法。
CDU-CSU的領導人梅茲早前因倡導與AfD合作的移民政策,首次在德國戰後歷史上以極右派的支持獲得多數。觀察家警告,即使是新的中心派政府也需要處理移民與經濟狀況等重大議題,否則極端政黨將有進一步壯大的風險。這使得下屆選舉中這些黨派有可能成為執政聯盟的一部分,儘管目前主流黨派都表示不會與AfD組成聯盟。
總體來看,這次選舉顯示德國政治正朝向一種”新常態”發展,而未來政府的成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如果這些問題未能妥善處理,將可能讓AfD在下次選舉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