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假期的第七天,我的丈夫——一位沉默寡言的紐約人,平時很有禮貌且包容很多事情——終於忍無可忍地說出來了:“佢不停咁講。”
“佢”指的是我媽媽——一位熱情開朗的中西部人,她能夠在陌生人的房間裡如同小鎮政治家在教堂野餐上那樣吸引人。寂靜的尷尬在她面前根本無法存在,就算是在擠滿人的電梯裡。
但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喧鬧的環境。他們往往在安靜中茁壯成長。根據德梅爾斯-布里格斯公司(The Myers-Briggs Company)的思想領導人約翰·哈克斯頓(John Hackston)所說,這就是旅遊夥伴之間在性格上對立的原因之一。無論是配偶、摯友還是相識的人,長時間的相處常常讓旅行者苦於找不到共同的方式。
自數年前蘇珊·聲發(Susan Cain)發布《安靜:在喧鬧世界中的內向者力量》(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以來,推動了對內向者的倡導,幫助許多內向者接受並公開宣揚自己的特點。
然而,對於外向者而言,這種反思卻沒有同樣進行。哈克斯頓指出,外向者的自我認識不足,因為“西方社會特別是更傾向於視外向為正確的方式”。這導致許多外向者對自己如何影響他人仍然一無所知。
在度假的過程中,個性導致的問題往往從計劃階段就開始出現。哈克斯頓提到,外向者往往更喜歡那些充滿活力的假期活動,例如郵輪旅行或與朋友們到夜生活繁華的島嶼度假。
外向者常常可能誤以為其他人和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是一致的,這會導致例如早餐時的閒聊過多,或是度假計劃過於緊湊,缺乏放鬆的時間。當他們想要不斷活動或聚會時,其他人可能不想參加,這就會使內向者感到應該加入其中,形成了一種“功能失調的漩渦”。
外向者也會因為錯誤的假設而錯失社交線索,比如不願意交談的飛機座位旁的人。
文化差異讓這些問題更加複雜。在美國,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你對某人講話,那麼他們會回應;但在其他文化中,這並不總是如此。在英國,情況更少如此,某些文化如日本的情況更是如此。哈克斯頓提到,美國人相對而言較為外向,而英國人稍微少一些。
雖然他呼籲避免刻板印象,卻指出南部意大利人被認為更外向,而北歐人,尤其某些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人則更內向。旅客們在與外國人互動時,可能難以區分他們的性格特徵,但“芬蘭人會識別芬蘭的外向者”,儘管“對你來說,他們都看起來像內向者”。
哈克斯頓建議,旅客與家人可以通過梅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測試來更好地了解彼此。這讓人們意識到——這聽起來可能有點愚蠢,但卻是事實——人們的確是不同的,並且來自不同的背景。
著名旅行博主艾瑪·莫雷爾(Emma Morrell)表示,她通過仔細選擇旅行夥伴,成功避免了許多性格差異帶來的困擾。她認為,了解自己及和自己一起旅行的人至關重要。”即使是非常好的朋友,我們也不會一起去度假。並不是因為你們是好朋友,就可以成為良好的旅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