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洲計劃在國防上投入數十億美元,許多地區領袖正推動將資金用於本土,但市場觀察家表示,美國企業將必然從這股即將到來的安全投資中獲益。
最近,德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歷史性的債務改革,為國防預算的增加鋪平了道路。同時,英國首相基爾·斯達默承諾加大國防開支,而歐盟則承諾動用高達8000億歐元的資金,以「緊急」提升 bloc 的安全預算。
歐盟官員及企業已明言希望將資金留在歐洲內部。上週,歐盟的「重裝歐洲」策略官員表示,會員國應更加合理支出、協作,並優先考慮歐洲公司。新的購買計劃指出,除非與歐盟簽署安全與防務夥伴協議,否則大部分非成員國,包括英國和美國,將被排除在採購過程之外。
法國董事長塔雷斯在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歐洲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並力求將新的國防預算留在地區內。他指出,政治上願意從歐洲供應商那裡購買更多產品,而非來自歐洲以外的供應商,只是一個意願問題。
儘管歐盟看似決心在內部開支其新國防資本,但完全將採購控制在本區域內將需要相當大的變革。許多美國國防巨頭目前在歐洲的軍事供應鏈中佔據著重要位置。
例如,總部位於馬里蘭的洛克希德·馬丁已經為歐洲供應超過70年。在近年來,該公司已與 Rheinmetall 合作,向德國提供定制火箭炮系統,並開始為波蘭政府生產 HOMAR-A 多管火箭系統,同時向荷蘭銷售聯合空對地遠程導彈。
而美國防務巨頭諾思羅普·格魯曼也是歐洲軍事的重要供應商,25年來為北約和英國國防部提供核心指揮和控制系統。
不僅如此,RTX旗下的雷神公司近期獲得了5.29億美元的合同,以補充荷蘭的愛國者空中防禦系統,及9.46億美元的合同來向羅馬尼亞供應空中防禦系統。
倫敦國王學院商業學院的國際商務和戰略教授米高·維特表示,歐洲和美國之間的國防脫鉤在短期內將極為困難。他指出,部分新預算資金理所當然會流向美國供應商。但長遠來看,歐洲的國防需盡可能少依賴美國的輸入。
對於擬資金用於核武器以取代美國對歐洲的保護傘,威特在電子郵件中表示:「這將極具興趣,可能需要購買彈頭和發射系統等。」根據智庫Chatham House的分析,英國的數十億英鎊三叉戟核威懾計劃依賴美國的導彈及維護。
該智庫的研究人員指出,持續依賴美國的威懾似乎是一種風險選擇,因特朗普政府的第一任期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現象,其第二任期可能反映美國外交政策的深層次變化。與歐洲盟友一起探索發展替代能力的選擇,儘管面對挑戰,可能是下個合理步驟。
前英國政界人士托比亞斯·艾爾伍德也表示,現在是考慮減少對美國防務供應依賴的時候了。這位曾在英國國防部擔任高級職位的官員指出,我們必須假設美國不再會支持,且在減少支出。
不久前,美國在總統和烏克蘭總統的公開衝突後,暫時停止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雖然之後新版支持已經恢復。艾爾伍德表示,如果局勢持續如目前趨勢發展,可以預見防務市場會關閉,甚至是我們的核威懾能力,面對這樣的困難問題,我們需特加留意。
然而,根據馬夸利集團的全球利率及貨幣策略師蒂埃里·維茲曼的說法,歐洲面臨另一個障礙。他提到,不過「可能沒有足夠的產能」來阻止新安全預算進入美國公司。他提及:「歐洲國防工業的規模效應、建設專業化的特性,以及需要保持技術符合北約標準……似乎都暗示著相當一部分資金將流向美國。」
即使產能及供應鏈問題能有所緩解,美國企業也可能通過戰略舉動來避免被排除於這個逐漸增長的資金來源之外。根據投資銀行布朗吉本斯朗集團的董事總經理比爾·法默的說法,美國在國防預算仍然龐大,但增長速度可能不及預期,市場動態也從大型平台轉向小型、靈活的企業。
法默強調,歐洲擁有巨大的投資機會,預算正在改變,有充足的資本增長潛力,因此可望在歐洲出現相當規模的收購。他預測,美國企業將在尋求與歐洲同行的交易上相當積極。他稱道如萊昂納多、羅爾斯·羅伊斯、空中巴士、薩法蘭、塔雷斯等公司,在未來都有巨大的機會。
No tags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