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巨頭Google與Meta的高管們指出,歐洲的人工智能產業正受到過度監管的束縛,這一言論呼應了特朗普任內的觀點,認為該地區嚴格的科技規則抑制了創新。於斯德哥爾摩的Techarena科技大會上,兩家公司公關主管利用會議平台表達對歐盟嚴格技術監管的擔憂,尤其是針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規範。
Meta公共政策主任Chris Yiu強調,歐洲對科技的監管存在問題,有時過於零碎,例如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有時則過於嚴 厲,如人工智能法案。他表示,這些監管最終導致產品上市延誤,甚至質量下降,影響了歐洲的公民和消費者。
Yiu還展示了Meta近期推出的Ray-Ban品牌眼鏡,這款產品利用AI進行語音翻譯和圖片描述。Yiu指出,由於監管問題,這種重要的技術應用在歐洲推向市場的速度受到限制,Meta直到最近才在部分歐洲國家推出其AI功能。
此外,Meta之前對於符合AI法案的能力表示擔憂,認為該法案在ChatGPT面世之前就已經制定,難以應對迅速變化的科技環境。
而Google DeepMind的公共政策主管Dorothy Chou也指出,歐洲的人工智能監管存在滯後性。她提到,正確的監管政策應當促進商業發展,而非阻礙。以美國的通脹減少法案為例,它促進了電動車的補貼政策,顯示良好的政策可以帶來積極的投資環境。
隨著大科技公司對歐盟監管政策的反對聲音越來越高,近期,美國副總統JD Vance在巴黎的國際AI行動峰會上批評歐洲過度專注於監管,未來應更重視技術的發展潛力。
不僅大科技企業發聲,許多風險投資家在會議中亦對複雜的監管合規負擔表示不滿。他們提到,歐洲需要擺脫GDPR和人工智能法案的限制,尋求創新成功案例來激發人們對科技的興趣。
去年,科技企業家提出建立所謂的「第28條規範」的倡議,想要解決27個成員國的市場規範碎片化問題。這項提議將提供一種新的法律框架,使企業能在不被成員國的國家規則抵觸的情況下運營。
從長期看,創建標準化的股權結構將顯著改善跨境招募人才的難度。這些聲音暗示,若能達成標準化,不僅能促進資本流動,還能提升歐洲在國際科技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