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近宣佈的汽車進口關稅為亞洲汽車製造商帶來了不少壓力,預計將在本周內生效。這項措施是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其中包括對「未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徵收25%的關稅,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全球汽車製造業的震撼。
在隨後的三個交易日內,豐田的股價下跌了9.4%,而日產則跌了9.3%,韓國的現代汽車更是跌幅達到11.2%。根據市場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全球客戶負責人Vivek Vaidya指出,受到影響最大的將是豐田,因為它在美國的銷售量巨大。
根據美國汽車市場平台Carpro的數據,在2024年,亞洲汽車品牌在美國的銷售量中佔據了前八名中的六個名額,其中豐田以198萬輛的銷售量摘得榜首,超過了福特和雪佛蘭。日本的本田和日產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而韓國品牌現代和起亞緊隨其後,斯巴魯則排名第八。
這些公司最近的財務報表顯示,北美市場對它們的收入貢獻相當可觀,這意味著關稅的影響不易被抵消。
豐田和日產並未立即對此事作出回應,其餘四家公司則沒有回覆相關查詢。根據路透社的報導,2024年美國進口的汽車產品價值達4740億美元,其中乘用車達到2200億美元。
S&P Global Mobility的報告顯示,韓國在2024年成為美國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出口量為140萬輛,僅次於墨西哥的250萬輛,而日本則出口130萬輛。Vaidya指出,美國對於亞洲汽車制造商來說是無法替代的市場,這次宣佈將對來自日本和韓國的市場領頭羊造成巨大衝擊。
即使汽車製造商想將生產轉移到美國以避免關稅,搬遷工廠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這將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e McCabe表示,即便大型企業如豐田和日產在美國擁有大型生產基地,他們也無法擴建至足以抵消這些關稅的程度。
資產管理公司Comgest的投資組合經理Richard Kaye表示,汽車制造商面臨的挑戰在於,是否吸收這些成本抑或將其轉嫁給消費者。這將是他們面臨的重大考驗。
不過Kaye對於豐田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其作為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在應對關稅方面的適應能力可能較強。但他也強調,這樣的影響必然會對其財務結果造成損害。
Kaye還指出,日本的鈴木公司是在這場風波中相對表現較好的企業。鈴木不在美國銷售汽車,因此其股價受到的影響幾乎為零。目前鈴木的股價年初以來上漲超過1%,與豐田的16.45%和日產接近21%的下跌相比,顯示出其在這個市場中的特殊性。
No tags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