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特爾宣布將推遲其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新晶片製造廠的啟用時間。原定於2025年開始生產的計劃,現已延至2030年才會完工,並可能在2031年開始運營。這座耗資高達1000億美元的複合體中的第二座工廠則可能於2031年完工,並在隨後的年份投產。
英特爾全球運營副總裁Naga Chandrasekaran表示,公司投資的步伐需與業務需求及市場大環境緊密相連,這樣做可幫助公司合理管理資本及客戶需求。
隨著人工智能熱潮的興起,英特爾失去了過去的市場領導地位,業務表現不如預期,股價在過去一年內跌幅超過50%。近期,公司在發布季度業績時遭遇了50年來最大的單日跌幅,並計劃裁減15%的員工,這進一步增加了其被收購的潛力。英特爾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亦於去年底遭到解職。
面對產業挑戰,英特爾獲得了前總統拜登推動的《晶片與科學法案》的支持,並於去年11月獲得了約80億美元的政府補助,以促進美國境內的半導體生產。
No tags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