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AI)技術正被醫生用來提升病人診斷的準確性,從而改善治療效果。醫療研究與開發創新技術也不斷推進,以提升病人的健康狀況。
最近,AI初創公司OpenEvidence從Sequoia獲得了7500萬美元的新一輪資金,旨在擴大其針對醫生的聊天機器人業務。
這筆尚未公開的資金注入,使OpenEvidence的估值達到10億美元。這家公司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由曾創立Kensho Technologies的丹尼爾·納德勒(Daniel Nadler)所創立,該公司於2018年以7億美元售予標普全球。
納德勒最新的AI創業項目是一個旨在幫助醫生在診療過程中作出更好決策的聊天機器人。據稱,已經有四分之一的美國醫生在使用這項技術。
在將Kensho出售後,納德勒於2021年自籌資金創辦OpenEvidence,並在2023年進行了朋友和家人輪的籌資。此次來自Sequoia的資金為該公司首個由機構投資者主導的融資輪,令其總籌資額超過1億美元。
OpenEvidence計劃利用這筆資金建立戰略內容合作夥伴關係。與此同時,OpenEvidence公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成為其內容合作夥伴,這意味著使用OpenEvidence的臨床醫生將能夠獲得來自NEJM集團期刊的內容。
納德勒形容OpenEvidence是一個AI輔助工具。雖然其使用經驗可能類似於ChatGPT,但納德勒指出,OpenEvidence擁有不同的數據訓練基礎,因此在準確性上存在明顯差異。
這家公司與經過同行評審的醫學期刊持有授權協議,且OpenEvidence的模型在訓練期間並未接入公共互聯網。專屬數據的應用使其避免了AI生成不準確或不合邏輯答案的問題。
OpenEvidence的聊天機器人免費提供,並透過廣告獲利。納德勒表示,該產品的增長主要依賴醫生間的口碑傳播。
納德勒提到,醫生之間相比較為緊密的合作往往使得信息的傳遞更加有效。例如,當一位醫生在使用iPhone查看資訊時,其他醫生自然會好奇詢問,這樣的動態促進了有機增長。
這一有機增長的潛力吸引了Sequoia的合作夥伴帕特·格雷迪(Pat Grady)進行投資。格雷迪表示,OpenEvidence的操作模式使其能夠讓醫生輕鬆採納,且一旦有良好的使用經驗便會持續使用。
OpenEvidence成功融資的同時,也印證了硅谷人工智能領域的熱潮。根據CB Insights的數據,去年初創企業在此領域的融資佔據了一四的比例,健康護理更是應用AI的高潛力領域之一。投資者和創業者看到了這項技術在處理大量數據方面的潛力,以及對藥物發現和醫療影像等領域的轉型能力。
儘管AI在健康護理上有突破的潛力,但業界也對風險表示擔憂。領導者們憂心不已,擔心技術會導致人類遭遇災難性後果,或者小範圍內的工作崗位會因此被取代。
納德勒認為,健康護理中的應用案例正是解藥,代表了AI的潛在好處。他提到,醫生的職業倦怠及預計到十年後醫生將出現近10萬的短缺問題。
納德勒說道,對於普遍關注的問題——AI是否會對人類有利的議題,他堅信:毫無疑問,AI將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