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將大幅降低對全國研究機構的資助,這令投資者對生物科學工具公司的前景深感憂慮。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於本月初宣佈將研究資金的間接成本上限定為15%,遠低於目前27%至28%的平均比率,並且與哈佛、耶魯和約翰霍普金斯等大學超過60%的比率相去甚遠。此政策預計每年將為聯邦政府節省超過40億美元,相較於NIH2024財政年度的總預算超過470億美元,NIH為全球最大的公共生物醫學及行為研究資助機構。然而,特朗普政府的這一重大削減已經在法庭上受到挑戰,早前有聯邦法官阻止白宮執行該減少方案。
在不確定性籠罩著NIH資助研究的未來之際,華爾街的一些分析師已經開始對受影響的公司股票發出警報。美國銀行的分析師指出,美國學術研究中有約60%是由聯邦政府機構資助,而NIH則是研究工具公司主要的資金來源。他預測,這一政策對這些機構提供所需設施和支持的能力將造成顯著影響,因為個別科學家或獲助研究可能無法維持完整的生物實驗設施或複雜的基礎建設。
NIH公布消息後,多家生物科學工具公司的股價均落後於市場大盤。雖然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一個月下跌了4%,但Bruker的股價卻下降了超過14%,Illumina也跌去了約10.8%。隨著經濟環境的不穩定,這使得已經處於壓力之下的生物科學工具行業面臨更大挑戰。分析師指出,過去幾年,由於客戶因供應鏈問題而大量囤積設備和消耗品,市場已經出現疲軟,而近期的政策變動只會加劇這一趨勢。
若這一間接成本上限規定被通過,研究機構將面臨重大資金損失,預計總體研究預算損失就超過69億美元。根據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計算器,這一數字可能實際高於預期。許多研究者已經開始擔心這一政策會對其提案的研究項目造成重大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當地經濟遭受損失,因為大學缺乏資金將不得不裁減人手。分析師也警告,這一變動將威脅美國在全球科學研究的領導地位,特別是在藥物發現領域的創新能力。若執行這一減少政策,這將使美國的生物醫學研究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No tags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