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於人工智能對數據中心的需求日益增加,部分先進經濟體的電力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成本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根據哈佛電力法研究所的最新報告,這一轉變可能導致美國消費者的公用事業費用上升,因為行業可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在英國,隨著提議的電力市場改革將有利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數據中心,居民可能面臨更高的批發電價。隨著定價問題的浮現,規範和能源網絡改革將成為管理能源價格和滿足不斷變化的能源需求的核心。
此外,根據哈佛電力法研究所的報告,公用事業公司與數據中心企業間的特殊合同是將數據中心相關的高成本轉嫁到普通消費者的方式之一。這類合同使得單一消費者在不對所有人開放的條件下獲取服務,但這也可能導致成本的主觀性和複雜性,使得評估成本轉移是否發生變得困難。
報告建議,監管機構應加強對特殊合同的監管,甚至考慮廢除這些合同,轉而選擇現有的費率做法。這樣不僅能確保所有數據中心在相同條件下支付,也能全面考量公用事業的成本和收入。
根據研究者喬納森·庫米的說法,數據中心應按照其對能源網的使用支付相應的費用。他強調,盈利豐厚的公司若對電網造成負擔,應負擔由此產生的成本。
過度開發能源基礎設施也是影響公用事業價格的另一因素。根據國際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的報告,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和喬治亞州的公用事業和管道公司正在計劃在未來15年內大幅擴建天然氣基礎設施,這可能基於對數據中心負荷預測的過高估計。
各州的政策制定者已采取多項措施,從稅收減免到立法法案,努力確保非數據中心消費者不會承擔不合理的成本。
在英國,政府計劃改革電力市場,面對不同的定價挑戰,目前正在探索的區域定價方案將標誌著從統一定價向分區電力市場的轉變。根據新框架,不同地理區域的消費者將根據滿足當地需求的邊際成本面臨不同的批發電價。
專業顧問公司Lane Clark and Peacock的模型顯示,北蘇格蘭由於可再生能源占比較高和需求相對低,將會迎來更低的批發電價,而英國其他地區則可能因目前的全國定價模式見到批發電價上漲。
儘管技術公司對於區域定價將帶來的低成本態度積極,但數據中心是否真的能從中受益則取決於其業務類型。某些能夠在時間或地點上靈活調度工作負載的數據中心可能會受益於這種定價策略。
然而,並非所有AI工作負載都具靈活性。一些需求即時處理的任務(例如聊天機器人、欺詐檢測)將無法受益於時間轉移。而對延遲十分敏感的應用,例如金融交易,也可能發現區域定價的可行性較低。
支持區域定價的人士指出,它有助於減少長距離傳輸能源的需求。隨著國家能源系統運營商計劃提升網絡能力並連接更多海上風電,專注於電網基礎設施同樣至關重要。
根據大衛·邁特的言論,電動車的普及將對電網帶來巨大的挑戰,這一現象在美國和英國都存在。隨著電動車預計到2030年將佔到新車銷售的過半,這將對日益老化的能源網造成顯著壓力。
綜合這些因素,圍繞數據中心管理而展開的基礎設施和監管改革,將有助於應對即將來臨的電力需求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