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新聞頻道透過發行750萬股,成功籌集7500萬美元,股價設為每股10美元。該次交易並非傳統的首次公開募股,而是一項根據2015年《JOBS法案》設立的Regulation A(簡稱Reg A+)發行。這一規定旨在幫助小型企業籌集資金,同時減少成本及行政負擔,儘管發行者仍需提交經審核的財務報表並提供持續的報告。
在這次的Reg A+發行中,主要目標是向零售投資者銷售股份,最終吸引約30,000名投資者參與。數字發行公司為主要的銷售經紀商。股價在首次交易日以14美元開盤,結束時達到85美元,而週二收盤時則漲至233美元,三週三中午時回落至約125美元。
那麼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波動?其中一個因素是華爾街稱為「流通量」的概念,即市場上可供交易的股份。此次發行的750萬股在1.28億股的全稀釋總股本中,實際可交易的流通股不足6%。此外,尚不清楚750萬股中有多少真的交付給零售投資者,若未交付,則可能促成股價上漲。由於可交易股份比例極低,任何小的因素都能引發股價的劇烈波動。
但最簡單的解釋可能正是不可小覷的「迷因股票」威力。首先,有一群買家支持替代媒體,這些人的參與是最初的驅動力。其次,單日的巨大上漲吸引了追逐動量的交易者,繼而進一步推高股價。然而,市場的動量效應同樣會反向作用,如同週三的市場表現所示。
No tags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