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champ 首次登上米蘭設計周的國際舞台,邀請法國家具設計師 Pierre Renart 攜手合作,展出兩件結合木工與皮革的藝術級設計作品:「波浪皮革長椅」與「絲帶座椅」系列。是次合作不僅延續品牌一貫支持藝術與創意的精神,更是 Pierre 首度於其雕塑風木作中實踐皮革應用。ZTYLEZMAN 有幸專訪 Longchamp 創意總監 Sophie Delafontaine 及 Pierre Renart,深入了解這場跨界創作背後的靈感、挑戰與設計語言。

ZTYLEZMAN:Pierre,你在參與這次項目之前,是否已認識 Longchamp?這段合作關係如何改變了你對品牌的理解?
Pierre Renart:當然認識。對我而言,Longchamp 一直代表法國的優雅風格與皮革工藝。不過,我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家家族企業,這點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你會在工作上的每一個層面都感受到那份家族精神。與他們合作時,你會發現整個團隊都非常自豪地代表著不只是法國品牌,而是承載著深厚傳承的家族品牌。

ZTYLEZMAN:你的作品一向以柔和流動的木質線條見稱,可否介紹一下你用來創作這些彎曲造型的技術?你的風格又在哪方面展現獨特?
Pierre Renart:我採用一種稱為「層壓彎曲」(laminated bending)的技術,使用大約一毫米厚的超薄木片。這些木片因其纖薄而具柔韌性,能夠彎曲成曲線,再以膠水層層黏合,組成具有厚度與強度的成品。這是一種早有歷史的技術,例如建築大師 Alvar Aalto 就曾使用。不過,我的獨特之處在於作品的比例與單一線條的創造方式。我會大量使用木片,仔細配對紋理與顏色,讓整件作品看起來像是一塊雕塑般的整體木材。

ZTYLEZMAN:這是否你首次在設計中正式結合皮革與木材?這次與 Longchamp 的合作對你而言有何特別意義?
Pierre Renart:我其實早已有構思如何將皮革與木材結合,但這是我第一次可以真正將想法實踐出來,我尤其高興可以與 Longchamp 一起完成這項工作。

ZTYLEZMAN:Sophie,當 Pierre 向你們提出想加入皮革的概念時,Longchamp 提供了怎樣的支援?
Sophie Delafontaine:當 Pierre 提出想使用皮革時,我向他展示了多種不同類型的皮革,因為每種皮革都有自己的特性——包括厚度、柔軟度、觸感與紋理等——希望他能找到最適合他設計的選擇。他非常喜歡我們經典的俄羅斯皮革,但由於這款皮革較厚,不太適合製作彎曲度高的設計。最終,我們選用了質地更柔軟的牛皮革,完美配合他作品的技術需求與風格。

ZTYLEZMAN:這次合作中你們如何互補所長?從概念到完成品,雙方經歷了哪些協作過程?
Sophie Delafontaine:我們曾就設計本身進行過多次非正式會議,作品是 Pierre 的原創,我只提出了一個挑戰:即使結合皮革與木材,整體仍要保持輕盈與流動感,好像純粹由木材製成般。我希望他保持線條的一體性與動感。我亦曾到他工作室,親自與他討論皮革的處理工序,包括剪裁與染色等細節,並提供我們 Longchamp 的工藝知識。
Pierre 同時希望在配色上採用 Longchamp 的品牌色,包括淺綠與經典深綠色。我欣然接受這個想法,因為每張椅子都是獨立存在的設計,就像我設計 Le Pliage 時會將每個色調互相協調般。我希望作品中的色彩不但彼此和諧,更能代表我們雙方的美學風格與經驗。

ZTYLEZMAN:這是 Longchamp 首次涉足家具設計,你們會考慮拓展至更多家具產品嗎?
Sophie Delafontaine:目前我們並無計劃推出家具系列。這次與 Pierre 的合作屬於一項非常具體的企劃,正好呼應 Longchamp 一直致力於推動創意人才、支持藝術以及傳承工藝的品牌使命。這項合作不僅讓 Pierre 有機會探索新技術,亦讓他的作品能於米蘭設計周登場,接觸更廣泛的觀眾,對我們雙方而言都非常有意義。
後記:
從 Pierre Renart 精準有機的木工語言,到 Longchamp 對工藝與創意一以貫之的追求,這場跨界合作不僅展現了兩種工藝文化之間的完美融合,更揭示了設計與生活之間可以建立的深度對話。無論是流動而充滿張力的線條,抑或是對材質選擇的細緻講究,皆體現出品牌與設計師對當代設計美學的共同理解。在設計不斷加速的今天,這樣一場以「慢工細活」為本質的創作,不單是對傳統的致敬,更是一種堅持本真的姿態。隨著展品在米蘭設計周亮相,Longchamp 也將這份來自巴黎的優雅精神,以全新形式推向國際觀眾眼前。